小区内饲养家禽,不仅扰民,还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,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热点。昨天上午,笔者走访魏塘街道嘉辰社区杜鹃小区、罗星街道晋阳社区北龙柏小区发现,饲养家禽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,但仍有一些“养鸡钉子户”将“养鸡事业”坚持到底。
“只要白天天好,这只鸡就养在草坪上。”在杜鹃小区居民的指引下,笔者一眼就望见了草坪上的一只母鸡。被绳子拴住鸡脚的母鸡在草坪上觅食,地上可见几片青菜叶、一堆稻谷和一只纸箱。附近两棵石榴树下的一圈草皮,被踩踏得快要枯死了。
当笔者想要了解这只母鸡所属人家时,附近居民均表示不知情。采访中,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将这只母鸡牵至办公室。“我们劝说过多次了,根本不起作用。”该名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。
没过多久,笔者在一个路口采访时,一名光着膀子的中年男子抱着一只母鸡经过,边走边朝笔者破口大骂,言语不堪入耳。物业工作人员介绍,这名男子住在5幢,养鸡已有一段时间了,物业经常接到有关他养鸡扰民的投诉。“有些居民经过劝说之后都不养了,小区里仅剩几户,他就是比较难弄的一户,而且他已经好多年没有缴物业费了。”
在北龙柏小区,自行车车库内养鸡现象亦不容乐观。站在6幢一户周姓居民的车库门前,臭味扑鼻而来。面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劝说,周先生说:“这只老母鸡养了近2年了,生下的鸡蛋给小孩子吃。其实我也不想养了,养在这里臭味重,等老婆回来以后就处理掉。”另外一户车库养了三四只鸡的杨先生则表示:“别人都不养了我就不养。”
养公鸡半夜鸡鸣扰人清梦;养鸽子被子沾上鸽粪惹人嫌说起小区内养家禽家畜的种种,小区居民无不摇头反对。“一个是小区绿化被破坏了,一个是不安全,想想禽流感多少可怕,希望有关部门多管一管。”居民老张表示,应该出台有效力的措施禁止小区内养家禽,如果屡不听劝就应给予相应的处罚。
在人群密集的小区内饲养家禽有哪些危害?县农经部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,不规范饲养家禽易得人畜共患病,这是一种人类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。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、禽流感等,对健康以及社会稳定造成影响。
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,根据《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的规定,除因教学、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,经其所在地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外,城市建成区内是禁止饲养鸡、鸭等家畜家禽的,对于违规者,执法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,逾期不改正可没收饲养的家畜家禽,还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。
“7月中旬我们发通知到社区饲养家禽的居民家,要求7月25日前自行处理家禽。”笔者了解到,7月26日起,由县农经局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及三街道组成的联合整治小组对排摸出的27个存在饲养家禽情况的小区进行整治,将对一再拖延处理的家禽进行动物无害化处理。
后记:个别居民小区里的养鸡居民的心态,折射出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。不仅如此,明文规定城市建成区内禁养家禽,就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,否则已是逾越法律底线。对此,执法部门就更需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多数群众的权益。龙8long8